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东欧国家论政治多元化

车宏卿

井中人观天下博客主人的几句话:

总是不能及时更新自己的博客。先给各位网友道个歉。特别需要请大家谅解的是,竟然拿出上个世纪的一篇东西来应付。当然,此处对原文未作任何改动。

但是,之所以把1988年的一篇东西,而且是不作任何改动,重新给拿出来,是因为,总感觉,当时本人的思维一直处于比较活跃的状态,及时抓住了东欧国家社会变革的各种信号,及时作出了预言。后来,发生在1989年的东欧政治大地震,大家自然是知道了。

 

关键词:上世纪 80年代 东欧 变革 预言

原文刊于1988年《今日苏联东欧》第3

 

社会主义作为一种制度,在东欧国家已有四十年左右的历史。现在,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一个极为重要的时刻,东欧国家大都在认真总结过去,重新设计未来,摆在共产党人面前的一个极为敏感又极为严肃的问题便是如何看待社会主义制度下的政治多元化。

政治多元化一语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鲜有提及。领导者避之如瘟疫,研究者更惧引火烧身。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人们往往把政治多元化与西方的多党并立、互争政权的政治制度相提并论。得出这样看法的人当然也与片面理解经典作家对资本主义的论述不无关系。在普遍反思社会主义的过去,着手政治体制改革的今天,人们逐渐意识到,必须重新认识过去一些有争议的问题。政治多元化便是必须予以重新评述的问题之一。

八十年代,东欧国家普遍面临着的一个共同问题是经济上的不景气,过时的斯大林模式亟待改革,执政党的威信普遍下降。在波兰,1980年罢工时官方工会破产。在南斯拉夫,1983年至19876月间有 7.7万人退党,且多为工人和青年。在这样的背景下,诚实的马克思主义者需要果敢地面对现实,并本着对历史和未来负责的态度研究过去,设计将来。于是,围绕政治多元化这一主题,在东欧一些国家中展开了争论,而在匈牙利、波兰和南斯拉夫的探讨更为深入和广泛。

1986年波兰《新路》月刊第七期刊登了杰林斯基《波兰人民共和国政治体制中的直接民主》一文,认为直接民主的概念就是指劳动群众直接参与管理的各种形式的总和,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总潮流中,直接民主的形式越来越有益于发挥社会各阶层的积极性。此后,以《新路》月刊为基地,围绕着社会主义条件下的政治多元化问题展开了讨论。19873月,波党报《人民论坛报》刊登署名文章,题为《社会主义多元化》。该文指出,一些人仍认为政治多元化违背社会主义政治生活的组织原则,更多的人则认为,波兰社会中还存在有不同阶级、阶层和社会团体,存在有不同的世界观和意识形态上的多元化,在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今天,“搞政治多元化是势在必行”。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多元化是要建立这样一种安排政治生活的制度,它不仅使各社会集团真正代表自己的切身利益,同时还通过保证这些集团参加掌权等方式,使权力中心在作决策时考虑它们的利益。这样来理解的社会主义多元化——伙伴们共同行动,在伙伴中党起着首要作用——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必不可少的因素。在匈牙利,19872月份以后,约 500名官员、学者、作家和其他人士多次举行会议,讨论政治多元化问题。参加者之一,不久前在上海作学术交流的卡尔·马克思经济大学海拉蒂教授谈到了党内的多元化。他认为,在一个党内存在有不同的路线,也是一种可以试验的改革方式。现在,匈牙利党还不是一个没有缺点的党,其思想还比较保守。在此情况下,研究和探讨社会主义制度下的政治多元化很有必要。198711月份,匈党理论月刊主编山多尔提倡与反对政府的人进行“认真的讨论”,并在经济周刊《观念》上著文指出,党的工作太神秘,不民主。党中央书记拜赖茨则在11月份的一次中央全会上尖锐指出,来自社会主义开始阶段的、目前仍在起作用的错误意识形态观点以及由于对马列主义社会理论粗浅的理解所造成的问题,迄今一直在阻碍社会和经济的振兴,应当清除简单化、抽象化模式及教条主义和因循守旧的观点,应当重新研究马列主义的基本理论。南斯拉夫著名理论家亚历山大·格尔利奇科夫分别在南党报《战斗报》和《今日》周刊上发表文章,观点明确,发人深思。他认为,社会主义的复兴与改革,既不能建立在迄今为止对社会主义认识的基础上,也不能建立在目前政治实践的基础上。必须从新的历史形势所提出的新的思维方式中去找寻什么是社会主义。恢复对于社会主义的信任可以通过发展独特的市场计划体制和政治多元化制度来实现。必须实行政治上的多元化,舍此既不会有经济效益,也不会有政治民主。格尔利奇科夫明确否定了政治多元化与多党制的等同论。认为政治多元化实质上意味着社会斗争的多元化,它的前提是指各种政治组织及其机构的自治性、独特性和自主性,以及共同基础和共同目标的必然性。他特别告诫人们,排斥市场经济规律,追求单一的公有制与合作形式而放弃和忽视私有制的事实,给社会主义发展造成了多么大的损失。围绕市场、经济规律和所有制特点而出现的动摇、简单化和犹豫不决,妨碍了经济发展的可能性,甚至建立起了国家官僚主义体制。新的关于社会主义的设想必须摆脱这些动摇。否则,社会主义国家将会进一步处于被动地位。

总起来看,东欧国家对现实的认识日益深刻,并在有些方面逐渐趋向一致。尽管并非各国党及理论工作者都明确提出政治多元化,但却不同程度地揭示了实行政治多元化的民主政治是大势所趋。波兰党明确提出要改善党的职能,在工会问题上,认为“工会是党的伙伴,而不能像过去那样是传送带”,并指出独立、自治的工会运动是波兰社会主义的坚强支柱;保加利亚领导人日夫科夫曾在党报上撰文认为,党在过去的相当长时间里,在领导方法、执政方式上犯了错误,另一位领导人马尔科夫也认为工会等群众组织作为党的传送带的概念,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已变得狭窄,不够用了,它在一定意义上已经成为阻碍政治体制和社会主义民主发展的因素”;匈牙利党的新领导格罗斯去年曾指出,党应当不再掌管行政事务,并提倡同非正式的反对派进行对话。学者们则普遍认为,在匈党周围还应有其他党。目前的政治体制改革,一个极为重要的任务就是要探索现代化的科学社会主义模式。在东欧党和理论界的论述中,都承认在社会主义社会这一过渡时期或开始阶段,因为存在着不同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在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利益一致的前提下,还存在有各自暂时的、局部的利益需要予以维护,所以要理顺党政关系,以及党政与群众组织的关系,使各种群众组织和社会团体能够按照各自的特点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充分发挥作用。

如前所述,政治多元化是一个极为敏感又极为严肃的问题。正因如此,有关的探讨还将会继续下去。在东欧国家,第一次竞争规律革命(即利用市场和价值规律)已经发生,并活跃了经济,第二次竞争规律革命(政治生活中引进竞争机制)会不会发生呢?人们将拭目以待。

━━━━━━━━━

注释:

  ①波兰《人民论坛报》1987 3月12

  ②南斯拉夫《战斗报》1987102425日合刊

  ③南斯拉夫《今日》周刊1987121

  ④《人民日报》19885月22

  ⑤《东欧》杂志(北京外国语学院办)1987年第 3

 

话题:



0

推荐

车宏卿

车宏卿

427篇文章 1年前更新

1964年4月22日生,河北衡水景县人;河北师大政教81级本科生;华东师范大学85级国际共运史专业硕士研究生,师从姜琦、张月明、周尚文;1988年获硕士学位;1995年被北京市高评委评审为社会科学专业副研究员。正研究员之职称,目前一直没有动力去解决。这年头,真有了称职,也不一定有多大用。顺其自然吧。

文章